首页 > 头条 > 健康头条

午睡过久或增加死亡风险

时间:2025-02-22  来源:养生秘籍  873次浏览  

导读午睡,作为许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已经成为了缓解疲劳、恢复精力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对于一些老年人或上班族来说,短暂的午睡不仅能恢复体力,还能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然而,最近的研究警示我们,午睡的时长与健康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过长的午睡可能反而会增加健康风险。一、午睡过久或增加死亡风险根据《2023中国健康睡眠白皮书》的数据显示,约71.8%的中国人拥有午睡习惯。在很多人的生活中,午睡几乎是“不可或缺”。...

午睡,作为许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已经成为了缓解疲劳、恢复精力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对于一些老年人或上班族来说,短暂的午睡不仅能恢复体力,还能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然而,最近的研究警示我们,午睡的时长与健康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过长的午睡可能反而会增加健康风险。

微信截图_20250122145622.png

一、午睡过久或增加死亡风险

根据《2023中国健康睡眠白皮书》的数据显示,约71.8%的中国人拥有午睡习惯。在很多人的生活中,午睡几乎是“不可或缺”的,若是错过,往往会感到疲惫和精神不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午睡的时长并非越长越好。

2020年,广医一院的研究在欧洲心血管学会年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发现,午睡超过60分钟的人群,其全因死亡风险较不午睡者增加了30%,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了34%。而根据东京大学的一项研究,午睡超过40分钟的人,罹患高血压和高血脂等代谢综合症的风险更高,这些因素也与心脏病风险密切相关。

成都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李伟医生指出,人的睡眠周期通常为90分钟,午睡超过60分钟容易打乱睡眠的自然节律,导致生物钟紊乱,从而影响身体健康。因此,理想的午睡时长应保持在半小时至一小时之间。

二、午睡与不午睡的长期差异

除了关注午睡的时长,午睡的益处也不容忽视。长期坚持午睡,能带来诸多健康好处:

补充夜间睡眠不足:对于那些因工作或生活压力导致夜间睡眠不足的人来说,午睡能够帮助补充睡眠,恢复体力和精力。

放松大脑:经过一上午的工作或学习,大脑会变得疲劳。午睡能有效地放松大脑,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并且帮助将早晨的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

护眼:闭眼小憩时,眼球睫状肌得到放松,泪腺开始分泌更多泪水,能够滋润眼球,预防眼睛干涩和视力下降。

修复皮肤:在睡眠中,皮肤的代谢作用最为活跃,血液供应更多地集中在皮肤上,促进皮肤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助于保持皮肤的健康和弹性。

三、午睡时的误区,3类人群不适合午睡

午睡虽然有诸多好处,但如果方法不当,不仅不能起到休息的效果,反而可能带来健康隐患。特别是以下三类情况需要避免:

不要趴着睡:很多人习惯趴着睡午觉,但这种姿势对颈椎和眼球的压力较大,长时间趴睡容易引发颈椎病、视力模糊和面部麻木等问题。

避免午睡过晚:午睡的时间不应过晚,否则可能会影响夜间的睡眠质量,导致入睡困难,进而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形成恶性循环。

饭后不要立刻入睡:饭后血液大量集中到胃部,消化吸收过程中大脑的供血会有所减少。此时立即入睡容易导致大脑供血不足,甚至可能影响消化功能。

四、哪些人群不适合午睡?

并非所有人群都适合午睡。医生指出,以下几类人群在午睡时需要格外谨慎:

血液粘稠度较高的人群:对于血液粘稠度较高的人来说,午睡可能加重血液循环的问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肥胖人群:体重超重的人,特别是超重20%的人,午睡可能导致血液粘稠度升高,增加心脏负担。

低血压患者:低血压的人群午睡后,容易出现血压进一步下降的情况,可能导致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

五、午睡的最佳时长

综合各方研究与专家建议,最佳的午睡时长应控制在20-40分钟之间。这个时长足以让身体得到适当的休息,而不会打乱生物钟和睡眠节律。若您希望有更好的休息效果,记得避免在睡前进行激烈的体力活动,保持舒适的睡眠环境,以便更好地恢复体力。

结语

午睡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项简单却有效的方式,但要注意午睡的时长与方法,避免因不当的午睡方式给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合理的午睡能帮助你在忙碌的工作或生活中恢复精力,提高工作效率,带来更多的身体健康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