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以中医理论为视角,深入剖析儿科疾病“脾疳”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辨证施治原则。进一步阐述了针对不同病程阶段和体质特点的患儿,如何运用中药内服、外治、食疗等多元化治疗手段,并结合生活习惯调整,实施个体化、整体性的调护策略。旨在为儿科脾疳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中医理论指导,助力提升临床疗效,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儿科脾疳,又称“小儿疳积”,是儿科常见的一种脾胃功能失调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消瘦、面黄肌瘦、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中医理论认为,脾疳的发生与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虫积等因素密切相关,其发病机制涉及脾胃运化失常、气血津液亏虚以及脏腑功能失调等多个层面。本文将从中医角度详细解读儿科脾疳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原则及调护策略,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1. 脾胃虚弱:中医理论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营养吸收。若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喂养不当,如过食生冷、油腻,或饥饱无常,均可导致脾胃功能受损,运化无力,水谷精微无法转化为气血,久而久之形成脾疳。
2. 饮食不节:过度食用肥甘厚味、煎炸烤炙等食物,易酿湿生热,损伤脾胃;长期偏食、挑食,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影响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也是引发脾疳的重要因素。
3. 情志失调:儿童情绪波动大,若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状态,可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影响脾胃运化,进而诱发脾疳。
4. 虫积:肠道寄生虫感染,如蛔虫、蛲虫等,吸食人体营养,排泄物刺激肠壁,导致脾胃功能紊乱,亦可引发脾疳。
中医治疗脾疳强调辨证论治,根据患儿的具体症状、舌脉象及体质特点,将其分为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肝脾不和型等证型进行针对性治疗。
1. 脾胃虚弱型:患儿表现为面色萎黄、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宜健脾益气、和胃消疳,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
2. 脾胃湿热型:患儿面黄肌瘦、口臭、腹胀便秘、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健脾消疳,方选葛根芩连汤合保和丸加减。
3. 肝脾不和型:患儿情绪烦躁、夜卧不安、纳呆腹胀、大便时干时稀、舌红苔黄、脉弦。治宜疏肝理脾、消疳止泻,方选逍遥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1. 中药内治: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选用适宜的中药内服,如健脾消疳颗粒、疳积散等,以改善脾胃功能,促进营养吸收。
2. 中药外治:如敷贴、推拿、艾灸等,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或部位,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如敷贴神阙、足三里等穴,可温中健脾,增进食欲;推拿捏脊,能调理脾胃,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3. 食疗调理:针对不同体质和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如脾胃虚弱者宜食山药、薏苡仁、红枣等健脾益气食物;脾胃湿热者宜食冬瓜、赤小豆、苦瓜等清热利湿食物。同时,避免过度食用油腻、辛辣、生冷食物,保持饮食清淡、营养均衡。
4. 生活习惯调整: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挑食偏食;定期进行肠道驱虫,防止虫积伤脾。
综上所述,儿科脾疳的中医诊疗需全面考虑病因病机、患儿体质及病情进展,采用辨证施治、内外兼治、食疗调护等多元化的治疗手段,以期从根本上改善脾胃功能,促进营养吸收,保障儿童健康成长。同时,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共同防治脾疳,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寒假别总给孩子吃大米饭,分享两种新花样,简单营养,孩子特爱吃2025-01-18
妇科常规八项检查费用2025-01-17
女性妇科检查都查哪些项目?2025-01-17
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妇科病?2025-01-17
女性妇科疾病有哪些?2025-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