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资讯 > 消化内科

消化内科病例记录:一例复杂性消化道出血的诊治过程

时间:2025-01-22  来源:养生秘籍  367次浏览  

导读本文详细记录了一例复杂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治过程。患者,男性,62岁,因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黑便及面色苍白急诊入院。通过全面的临床评估、内镜检查和影像学分析,结合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及介入手术,最终确定出血源并成功止血。本文旨在分享该病例的诊疗经验,探讨复杂性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策略。。...

一、病史回顾

患者,男性,62岁,退休工人,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长期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无明显家族遗传病史。此次入院前3天,患者在家中突然感到上腹部剧烈疼痛,随后出现黑便,伴有面色苍白、乏力症状。家属紧急将其送至我院急诊科。

二、初步检查与诊断

急诊科医生立即对患者进行了生命体征监测,发现患者血压90/60mmHg,心率110次/分,呼吸24次/分,体温36.8℃,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初步判断为休克状态,考虑消化道出血可能性大。立即给予补液扩容、输血,并启动消化内科会诊。

消化内科医生接诊后,详细询问了病史,并进行了腹部触诊,发现上腹部有轻度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显示血红蛋白75g/L,血小板计数150×10^9/L,白细胞计数9.2×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75%。尿常规、粪便潜血试验均阳性。凝血功能检查基本正常。

三、进一步检查与诊断

鉴于患者病情危急,消化内科团队决定立即进行胃镜检查以明确出血部位。胃镜下可见胃窦部有一处活动性出血点,周围黏膜充血水肿,初步判断为胃溃疡出血。同时,腹部CT平扫加增强扫描显示胃窦部壁增厚,未见明显肝脾肿大或腹腔积液。

考虑到患者出血量较大且持续,消化内科团队联合介入放射科进行了血管造影检查,发现胃左动脉分支有异常血管扩张,高度怀疑为出血源。经血管活性药物(如奥曲肽)控制出血,同时准备介入手术栓塞出血血管。

四、治疗过程

患者在严密监护下接受了胃左动脉栓塞术,术后出血停止,生命体征逐渐稳定。继续给予抗酸、保护胃黏膜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经过一周的综合治疗,患者血红蛋白水平逐渐回升至正常范围,腹部疼痛缓解,黑便消失,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五、随访与总结

出院后,患者定期回院复查,胃镜检查显示胃溃疡愈合良好,无复发迹象。患者恢复日常生活,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本病例的成功救治,充分体现了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以及血管活性药物和介入手术在复杂性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关键作用。

通过本病例,我们再次强调了消化道出血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的必要性。对于高龄、有基础疾病史的患者,更应警惕消化道出血的风险,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消化内科医生在处理此类病例时,应充分利用现代医学技术手段,精准定位出血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出血,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本文通过一个具体病例的详细记录,不仅展示了消化内科医生面对复杂性消化道出血时的临床决策过程,也突出了现代医学技术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希望本文能为同行提供参考,共同提升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