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资讯 > 疾病科普

抑郁症背后的秘密:身体里缺少的那些激素

时间:2025-04-18  来源:养生秘籍  1176次浏览  

导读抑郁症与激素失衡的关联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多个层面,激素失衡便是其中关键的一环。虽然不能简单归结为身体缺乏某一种激素引发抑郁症,但部分激素水平的异常波动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血清素(5 - 羟色胺)血清素在调节情绪、睡眠、食欲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许多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往往存在血清素水平降低的情况。血清素能神经递质系统功能失调,使得大脑无法有效传递与情绪。...

抑郁症与激素失衡的关联

image.png

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多个层面,激素失衡便是其中关键的一环。虽然不能简单归结为身体缺乏某一种激素引发抑郁症,但部分激素水平的异常波动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血清素(5 - 羟色胺)

血清素在调节情绪、睡眠、食欲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许多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往往存在血清素水平降低的情况。血清素能神经递质系统功能失调,使得大脑无法有效传递与情绪相关的信号,从而导致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典型抑郁症状。比如,当血清素水平不足时,大脑对愉悦感的感知能力下降,患者难以从日常活动中体验到快乐,原本喜欢的事物也变得索然无味。此外,血清素还参与调节睡眠周期,其水平降低常伴随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睡眠问题,进一步加重抑郁症状。

多巴胺

多巴胺是大脑中的一种神经递质,与奖励机制、动机、愉悦感等密切相关。抑郁症患者大脑中的多巴胺系统同样可能出现异常。多巴胺水平降低,会削弱大脑的奖励信号传递,患者难以感受到积极的情绪反馈,进而失去对生活的热情和动力。例如,正常情况下,完成一项任务后大脑会释放多巴胺,让人产生成就感和愉悦感,但抑郁症患者由于多巴胺分泌不足,即便完成了有意义的事情,也难以获得相应的满足感,长期如此,便会陷入消极、无助的情绪深渊。

雌激素

雌激素对女性的情绪调节有着重要影响。女性在生理期、孕期、产后以及更年期等特殊时期,体内雌激素水平会发生剧烈变化,这些时期也正是抑郁症的高发阶段。在更年期,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大幅减少,这一激素水平的骤变会干扰神经递质的正常代谢,影响大脑神经回路的功能,导致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症状的出现。孕期及产后,雌激素水平同样经历着显著变化,部分女性在这一过程中由于雌激素失衡,容易出现产后抑郁,表现为情绪低落、哭泣、对婴儿缺乏兴趣等。

皮质醇

皮质醇是人体在应激状态下分泌的一种激素。长期处于压力环境中,身体会持续分泌大量皮质醇,导致皮质醇水平长期居高不下。过高的皮质醇会对大脑产生不良影响,干扰神经递质的正常功能,损害海马体等与情绪调节和记忆相关的脑区。抑郁症患者往往存在下丘脑 - 垂体 - 肾上腺(HPA)轴功能失调,导致皮质醇分泌异常,这不仅加重了抑郁症状,还使得患者对压力更为敏感,形成恶性循环。例如,长期面临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困扰等应激源的人群,由于皮质醇持续高水平分泌,患抑郁症的风险显著增加。

虽然激素失衡在抑郁症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需要明确的是,抑郁症的成因是多因素的,包括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激素水平的变化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而且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若怀疑患有抑郁症,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通过全面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